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十一章 点拨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第四十一章点拨

这几天单位突然有事需要加班打乱了我的写作计划,连更新都无法保障,这是对不起各位书友了,今天匆匆从两百里外的工作地点赶回来发一章以解各位书友渴望看书的心情,再次抱歉!请各位喜欢《宋风》的书友继续支持我!

颍王赵顼看到王静辉的策论后果然深迷其中,赵顼之所以喜欢王静辉的策论不是因为他的策论文采好,若论文采优劣,王静辉的策论充其量不过是个中上之姿,不说朝堂上欧阳修、司马光、苏轼等人写的策论文采要高出他一筹,就是馆阁中人也有很多写得比他漂亮。王静辉的策论胜在精彩,胜在立论新意,如果说欧阳修之流是正大光明的排兵布阵,那王静辉的策论则是出奇兵,剑走偏风、布局诡异,颇有春秋战国时苏秦张仪之风。

赵顼生性好学,光是老师就拜了一大堆,所读过本朝佳士的策论极多,但现下大宋已经历了百年的和平生活,连带着天下士子的文章也多是繁花锦簇,华而不实者居多,很少有人的策论能够像王静辉的文章一样通过事实经过严密的推论从而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这让赵顼想起初识王静辉时,他给自己讲评大宋现今的弊政,虽然结果和很多有识之士一样都是冗兵、冗官、冗费,但那些所谓的“有识之士”在评论弊政的时候多是大话空谈,只能让他知道有着三条弊政而已,而王静辉则是通过比较详细的数字让自己感到这三条弊政会给大宋带来怎样的灾难,如果不尽快加以改革肯定会导致亡国。所以相比之下王静辉以二流的文采却写出了一流的策论,从而让自己对他的策论青眼有加,爱不释手。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yuesekanshu.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