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普遍流行这样一种观点,满清凭借弓马入关,所以在以骑射为本的国策之下对火器不思进取,导致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云云,于是满清成为万众唾骂的对象,满人也成为千古罪人,但是事实果真如此么?让我们从历史事实中寻找真相。
让我们先看看明清交战之时,明军的火器装备表:
全營兵力:步兵3600人(全配火器);
騎兵1000人;
炮兵400人(管理野戰重炮及大連珠炮);
共計官兵5000人。
裝備火器:霹靂炮3600杆(步兵火銃);
合用藥9000斤;
重八錢鉛子90萬個;
大連珠炮200杆(多管火銃);
合用藥675斤;
手把口400杆(炮兵防身用手銃);
盞口將軍160位(野戰重炮)。
孫承宗編煉的車營資料(標準車營):
全營兵力:步兵3200人;
騎兵2400人;
輜重車夫512人;
各級軍官,侍從,傳令,雜役515人;
共計官兵6627人。
裝備火器:槍1984枝,
其中鳥銃256枝;
3眼槍1728枝;
大小佛朗機共256挺;
各種火炮(紅夷,神飛,滅虜等等)88門。
裝備車輛:偏廂車128輛(戰車)。
輜重車256輛。
按理来说,这样的火力配置,即使不能够取胜,自保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可是明清交手之下,只要是野战,明军十有八九是全军覆没,这就形成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拥有武器,人员,资源优势的一方,在几十年中一而再再而三的打败仗,而且一旦失败就是全军覆没,这在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当中这样的现象是非常罕见的,要知道冷兵器时代要全歼敌人的难度可要比热兵器时代的难度大得多。一般历史研究者都将这些原因归罪于明朝政治腐败黑暗,将领无能之类,这些大的方面恶魔不想多谈,只是想就明清野战的具体战术方面做出具体的分析。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yuesekanshu.com
(>人<;)